不要错过一个宝藏般的金融服务,在一个叫做Revolut的银行开户。这个银行来自英国,在欧洲大陆和美国都有运营。据说它是英国一家高速发展的fintech(金融科技)公司,获得了多轮融资。 我从2019年夏天开始使用他们家的服务。我觉得很多功能特别好用,尤其是外汇收款和转账的业务。但因为Revolut开户(纯网上进行)的时候需要验证开户人是否居住在欧洲,所以大家趁着在欧洲或者英国读书,有在那边的居民卡,就顺手开个户吧。 据我观察,在欧洲和英国都有不少人在用这个银行的卡,在苏黎世两个大学(UZH和ETH)的食堂几乎每次去打饭都能看到有人用Revolut的卡。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最喜欢的Revolut功能。 功能一 免费且有效期很长的VISA卡 首先,它会免费给你一张VISA的实体卡(实体卡需要付50人民币左右的运费),这张卡的使用期限是很长的,即使过期了,你也可以重新申领。我们在当地银行办的卡的有效期一般很短,而且过期之后由于你很可能已经不在那边居住就无法继续申请了。 除了实体卡,Revolut还可以免费领取一张永久的虚拟卡和一张可以随时在app里面抹除的卡。这些卡都是VISA发行的,功能一致。在消费的时候,不管用什么卡,都是扣除Revolut账户里面的余额。即所有Revolut的卡共享一个账户的余额。 因为这些卡是VISA的,你可以用于网上付款,而且几乎没有任何限制。你可以绑定Google Pay,Apple Pay等在国内银行卡无法绑定的支付服务。你也用这个卡存钱到你的股票交易平台做股票交易。Revolut自己有股票交易的功能,但是他们的佣金比较高。我推荐用英国的一家互联网公司:Trading 212。在这家公司开户也需要你有英国或者欧洲的居民卡,或者显示你在欧洲地址的银行账单,水电账单,电话费账单等。这个公司的话交易股票是没有佣金的,也没有手续费,并且可以买0.01支股票,而不像中国的股市里面最少要买100份。在Trading212有了账户你可以放肆地投资在美国,英国,以及欧洲上市的股票了!(港股暂时不支持。)Trading212是支持用Revolut充值的。 这些卡也可以用来做一些薅羊毛的事情。比如可以用作注册Google Cloud的免费300美金体验金时需要的国外信用卡;比如可以注册国外的Apple ID时需要一个国外的支付方式,这些卡就可以满足要求;还可以用来做WeTransfer的支付卡(国内发行的VISA卡并不支持这个App)。总之,任何需要国外的没有受到限制的信用卡的场景都可以用到这些卡,而且完全免费。 功能二 外汇收款账户 因为生意的原因,我时不时需要国外的银行账户来收款。因为不少客户只有国外的卡,他们转到中国的银行卡或者支付宝不方便且收款速度慢,另一方面,PayPal的手续费太高,所以国外的银行账户成了我的刚需。Revolut的多币种银行账户就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Revolut开户后,可以在App里面操作打开相应的货币的银行收款账户。实质上就是让对方先打到Revolut给你开的子账户里面,然后Revolut再转到你的账户里面去。这个过程很快,我的经历是1-2个工作日就能完成。 我成功收款的有美元和英镑。欧元没有测试过,不过应该没有啥问题。 功能三 汇率以及出境取现刷卡零成本 我是在瑞士办的Revolut的卡,卡的默认币种是瑞士法郎。前阵子我在英国和其他欧盟国家取款当地的货币都没有产生手续费,而且汇率也几乎就是谷歌汇率(所谓谷歌汇率就是你用谷歌搜索比如 1 usd to euro得到的汇率)。当然我用国内发行的某一些储蓄卡也能实现零手续费,不过据我的经验,能实现零手续费的一般都是国内比较小众的银行发行的卡,比如我之前用的包商银行和华夏银行,在国外的ATM机器上不一定能够识别。大银行发行的卡,除非是什么高级会员,一般都是要收取10-15元不等的手续费的。当然有些小伙伴不在意这些手续费;但是我仍然建议用Revolut的卡,因为总有一些问题会发生。像我去年在英国的时候,在那边的ATM机器上在半夜试过建行,中行,工行的卡取现,都没有成功。人在欧洲那边,有那边的卡还是会好一些。 对比Revolut的卡和我的UBS以及Credit Suisse的卡,Revolut的卡的费率简直良心。UBS和Credit Suisse会收取货币转换费,境外(瑞士境外)刷卡消费费,以及ATM提现费(好像是3瑞士法郎,约人民币20元)手续费。 功能四 从UBS信用卡中提取现金 相信在UBS开户的同学们都不会错过UBS的2000CHF额度的信用卡。由于我比较拮据,所以当时办卡问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信用卡和额度。可是这2000CHF额度似乎也不是那么够用,偶尔也需要从信用卡中套现出来应急或者还信用卡。瑞士似乎没有国内的那种POS机卖或者说那种套现服务—即使有我也不会用吧,觉得那样的话会比较麻烦,没有必要。没有想到,这个痛点被Revolut完美解决了。 在办了Revolut的卡后,在他们的App里面,我发现Revolut支持用信用卡给我的Revolt账户存钱,就是说Revolut可以提取信用卡里面的额度,然后变成我的账户余额。想象一下用支付宝把信用卡余额全部提现到余额,而且免费。我试了一下UBS的信用卡,发现竟然成功了!钱到了Revolut账户里面相当于现金,可以直接在ATM 无手续费取出来,而直接取UBS信用卡里面的额度好像是不可以的,即使可以,估计也会面临高额的手续费。 我没有试过其他银行的信用卡,也许Credit Suisse的信用卡可以。不过我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国内发行的VSIA和Mastercard是不行的(我自己试过)。 关于Revolut就先说到这,我觉得这个真的是一个很良心的银行创新,大家可以试试。 下一篇文章我会简单说一说Trading212,stay tuned. 开户的时候可以用我的邀请链接,这样你(应该)会得到一张免费的实体银行卡(VISA)。而我的好处目前还不知道,看他们后期有什么活动吧。如果这个链接失效了可以邮件给我要最新的。 https://revolut.com/referral/guangn84aq
Author archives: Zhou
从美国东岸打来的电话
今天早晨,手机上显示一条未接来电,名字显示: 2018年夏,我在丽江旅游。他提着一袋啤酒交给了旅店老板,托老板放到冰箱冰镇。他头戴一顶鸭舌帽,身穿白色短袖,下着宽松裤衩。微白的胡须告诉我他是一位长者。当时我正在一旁赶着给客户的英文稿件,突然兴起,就和他聊了起来。我们相谈甚欢,互相了解了不少—尽管更多的是我了解他。比起五六十多岁的他,一直在大学里面的我自然显得没有什么经历。 他此次来是陪他的太太,中国云南人,在丽江做一些民族学研究。他在大学读的是政治科学;要知道,在他年轻的那个年代读大学比起今天的美国困难很多。我对政治也很感兴趣,于是就把话题切换到了国际政治方面。我也聊到我下一年暑假计划来美国旅游,他表示愿意做我的Host带我在东海岸玩玩。当时我也没有非常在意,把他的邀请权当是客套。我们大约聊了一个小时;不过在我记忆中,我们谈话的内容已经和他的面容一样模糊不清了。 临走时他说要我等一会,想送我点东西。他上楼取回一本 Foreign Affairs 杂志递给我。我开心地收下了。最后我们互换了电话,就此分开。 2020年5月的早晨,我醒来发现了一个未接来电,是他。我非常惊讶,脑海中闪过很多念头。两年了,我们从来没有联系过,怎么他突然打过来了?目的是什么?想要找我借钱?估计不会吧。也许是他在中国还有些事情,需要我帮忙?让我同样困惑的是,他竟然还记得我,然后我的电话还被他找到了。 我抓起手机打了回去,也不管打一个越洋电话的费用有多高。有可能是他打错了,我要打过去确认一下,万一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比如他有几百万的财产在中国要我继承呢? 电话通了,熟悉的声音瞬间将我带到了两年前的那个旅店。仿佛是在延续那一场交谈,Berry的第一句话便是轻轻地责怪我说去年会去美国玩找他,但是却一直没有联系他。我连忙道歉说去年我本来是有旅美的计划,不过后来计划搁浅了,就没有联系他。如果明年有机会一定来。他表示很期待,说明年过来他会show me around. 过后他问我是否有时间可以聊一聊。我说等一下,我用Skype打过来会便宜一点。 于是他开始问我香港的一些事情,中美的冲突,以及美国国内的政治问题。期间他也向我吐露了一些他的私事。他坦白说他在丽江时的那个妻子其实是他的second wife,他在美国还有一个家庭。他曾经和一个非常富有的单身女性在一起,跟着她,他几乎环游了世界。最后,我们又回到政治,各自就当下的形势发表了一些看法。聊了大概45分钟,我们结束了谈话。挂电话之前Berry又一次热情地邀请我去他家,并且参观他即将要装修的他爷爷在二战时期修建的房子。 电话挂了后我久久不能平静。不光是因为我从这次谈话中学到不到事情,更是感叹于要打通这个电话,需要太多容易被轻易改变的事情保持不变。如果我在这两年换了号码,他就打不通我的电话。如果我的通讯录没有保存他的号码,我就不会知道这个来自美国的未接来电是他打过来的;更可能的是,我会把它看作一个欺骗电话而忽略掉,甚至加入黑名单。 我也感叹,友情需要主动。原本我以为我和Berry只会是一面之交,和我之前的很多次际遇一样,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见了。确实,如果这次不是Berry主动打电话过来,我可能都不会记起来有遇见过这个人。即使记起来,也不会去打电话,并且在心里告诉自己,对方可能早就忘记了;即使我真的去了美国,也不要去联系他,人家那样说可能只是出于礼貌,打扰人家多不好。 可以是谁说就一定会是这样呢?难道我就不能主动一点,把萍水相逢变成终身的朋友吗?如果Berry在打电话前也被这些顾虑所劝退,那么这次的谈话就不会发生,我们之间的友谊就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明年我去美国,也会错过一些更有价值的体验。总之,这次他的主动除了让我多了一个年迈五十的好朋友,也让我学会了主动。 明年如果我去美国,我会毫不犹豫地联系他。
定投实践 2020.05.28
这篇文章我想记录一下今天的投资决定细节,以便日后复盘。 首先我在trading 212这个软件上开了户,存了30CHF(大概是210人民币)进去。好在这个软件是支持购买小额购买股票的,也就是说,苹果的股价是318美元一股,我没有那么多钱,我可以买0.025支股票,只要10CHF左右。 决定一 投资哪些公司? 李笑来老师建议是投资GAFATA,但是这个软件里面没有Tencent的股票可以选择。所以我把腾讯换成了Microsoft。 为什么如此决定?Microsoft足够大,业务足够多元化,用户基数也很大。相比腾讯,微软在很多地方都很相似。 决定二 我决定把30CHF平均分配给六家公司,每家大概投资5CHF左右: Google Apple Facebook Amazon Microsoft Alibaba 为什么是平均,而不是给某一个公司多一点?我想要我的组合是分散的,这么做差不多足够分散。 决定三 什么时候再看一眼收益? 过半年看一次收益的话,今天是5月28日,那就是11月28日看一下收益。 期间要不要定投?要。 Position at 2020.5.28 Do you want to get a free stock share worth up to Fr100? Create a Trading 212 Invest account using this link www.trading212.com/invite/FysO5btq and we both get a free share!
2020年疫情回国决策复盘—和自己对话
在四月份的时候,我开始回国的安排。当时我意识到回国的一系列决定的决策过程非常有未知性、挑战性,于是决定记录下来。过去的我为了和今天重新审视这一系列决定的我对话,还发了一封跨时空的邮件。 后见之明(Hindsight)是审视决定的一个大障碍。在事情发生后,一切都显得那么理所当然,即使当事人可能并不如此觉得。所以过去的我在邮件里面尽可能地详细说明了自己在那个时间点已知的信息和做决策的原则和原因。这样,结合今天这些决策的结果,现在的我可以更好地评估当时的决策方式是否合理,然后从中学习。 详细的邮件我附在文章的最后。 学到的东西 Lesson 1 信息搜索要全面,直接。 直接到官网或者打电话问。不要允许模糊,问清楚自己的问题,得到需要的确切答案才能放手。也不要随便假设,臆断,要有充足的信息和把握才下论断。重要的、关键的信息要重复确认。 比如在定好票之后,我问芬兰和瑞典的人我是否可以入境,不同的客服有不同的说法,我不知道该信谁。只打一个电话的话,肯定或者否定的答案都有可能。但是我都不应该直接相信,而是应该再多问几次确认;或者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肯定的答案。最好要有录音或者邮件截图,这样到时候如果不同工作人员之间有分歧我也可以提供证据,这个证据也可以用于申请法律赔偿。 Lesson 2 做决定时,要把整个方案想清楚,然后再开始执行整个方案。 这样可以避免类似Ryanair订票的操作失误。我当时定了波兰航空的票之后才去看Ryanair的订票。这样做导致我前段行程非常被动。如果我可以把波兰那段航程推后几天,我就可以定Ryanair的特价机票了,这样可以省不少钱(400-500人民币)。 当时我是先买了两程的机票之后才开始担心海关是否会让我通过。我买的时候直接默认了海关那边不会有问题。之所以那么着急也是因为担心机票会变贵或者没有票了。但是这样的决策方式其实不对,因为如果海关不让我过,我买了机票不能最终不能成行的话损失的反而更多啊。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在确定这样的行程是可行的,然后再买票。不过确认行程需要话费比较多的时间,到那个时候再去买票可能面临票卖完了,或者价格大涨的风险。在这个情况下,我最好的做法还是先确认行程是可行的,然后看买什么票,决定什么时候回去—我大不了推迟一周两周回去。这个做法让我有很多的选择空间。这次我颠倒了顺序,但是并没有出现问题,是纯粹运气好。 Lesson 3 不要着急做决定,大多数时候可以适当等一等再做决定。 对于大决定,可以先把自己的信息和核心的假设以及不确定性都列出来,然后第二天再做决定。越大的决定,越需要时间来给出正确的决策。但是显然所有的决策都不能一直拖着。可能稍微晚一些决定有些航班就没有特价了,但是这样的可能性很低,同时长远来看,这样也是最优的。现在很多商家喜欢告诉我们,优惠很快就要结束了,不要错过了。一旦提到错过,我们就神经紧绷,恨不得马上下单。但是这么快速地做购买决定是对我们很不利的。 Don’t ever respond to a solicitation or a proposal on the phone. The urgency is a disguise. Ryanair在疫情期间提供免费改签和改路线。我想着就把这个飞机改到越久越好,这样我还有可能在未来使用这个机票,不至于直接放弃。正当我打算改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年念头让我决定等到5月1号再操作。我可能还抱有一丝能够从奥斯陆到北京的希望吧。谁知道4月28日的时候,我收到邮件说Ryanair把那趟飞机取消了,然后我还可以直接退款。如果我当时直接改签了,就不会遇上这样的好事。这也算一个惊喜吧。我没有意料到这个情况;因为阴差阳错地推迟了决策和行动,我反而得到了好处。 我同时也学到了另外一个小tips。 Always think with a pen. 那天,经过几个小时的搜索我的脑子里存了很多信息;但是我今天最后做决定的时候,这些信息并没没有完全被考虑进去。我觉得在自己搜索信息的时候,把看到的重要内容写下来有有利于思考和决策。 总是把信息写在纸面上,然后做决策吧。这样可以方便我们把信息都呈现出来,而不是依靠我们模糊的记忆。比如在对比不同的航班的时候,很多信息如果被写下来会更容易做出合适的决策。 Lesson 4 不能过早放弃,一定要争取到最后。 准备好plan B 当我打电话过去给瑞典海关的人,第一个人很笃定地告诉我说瑞典海关不会允许我入境。我当时确实有点心凉凉的。不过我没有放弃,我不想就此放弃回国的机会;于是我又重新打了一次,这次的客服告诉我说不一定,海关会酌情决定。她让我有了希望,并且告诉我说可以发邮件到国界控制处问询。于是才有了后面的我给海关发邮件求证。看来有时候执拗是有好处的。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在我大学发生过的一件事情。那天晚上我7点05分赶到学校食堂。谁知道学校食堂的关闭时间从8点提前到了7点。我赶到的时候饭菜都收起来了。我装作可怜地小小地呼喊了一声,oh no…, are you closed? […]
定投实践 2020.05.28
这篇文章我想记录一下今天的投资决定细节,以便日后复盘。 首先我在trading 212这个软件上开了户,存了30CHF(大概是210人民币)进去。好在这个软件是支持购买小额购买股票的,也就是说,苹果的股价是318美元一股,我没有那么多钱,我可以买0.025支股票,只要10CHF左右。 决定一 投资哪些公司? 李笑来老师建议是投资GAFATA,但是这个软件里面没有Tencent的股票可以选择。所以我把腾讯换成了Microsoft。 为什么如此决定?Microsoft足够大,业务足够多元化,用户基数也很大。相比腾讯,微软在很多地方都很相似。 决定二 我决定把30CHF平均分配给六家公司,每家大概投资5CHF左右: Google Apple Facebook Amazon Microsoft Alibaba 为什么是平均,而不是给某一个公司多一点?我想要我的组合是分散的,这么做差不多足够分散。 决定三 什么时候再看一眼收益? 过半年看一次收益的话,今天是5月28日,那就是11月28日看一下收益。 期间要不要定投?要。 Position at 2020.5.28 Do you want to get a free stock share worth up to Fr100? Create a Trading 212 Invest account using this link www.trading212.com/invite/FysO5btq and we both get a fre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