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我的朋友圈能够为自己和大家创造价值,并且节省自己的时间。本着这两个目的,我决定根据以下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我的朋友圈。 注:我的朋友圈政策会和我其他社交媒体的政策保持基本一致。 注2:欢迎各位给我留言,帮助我修正不正确的看法。 我的朋友圈会对谁开放,会多大程度开放? 原则上我的朋友圈对所有好友开放。主要是我不希望花费时间在分组管理上。 我会在发某条朋友圈的时候屏蔽人吗? 不会。我希望我的每一条动态都是可以被所有人看见的。如果某一条动态不适合某些人看,那么这条朋友圈就不应该存在于我的朋友圈。 我真的要为了普适性而放弃掉针对性带来的好处吗? 也许我的一些内容只适合学生看,一些只适合在深圳的人看(比如活动信息)。如果我不做选择地发出去,会给人带来负担。 我的决定是:中间道路;并且偏向于不做屏蔽地群发。我认为中间道路更可能是对的,且风险最小。一来节省时间,二来减少焦虑(担心朋友圈分组管理失败,内容被不该看到的人看到)… 我会回复朋友圈的评论吗? 我会评论认真发的评论。对于那些我认为目的是夺人眼球,或者emotionally charged的评论,我一般会直接忽略。 我认为在朋友圈下面的留言不是讨论最好的方式。最好的是通过写文章,把每一个东西都清晰地定义好,然后有理有据地讨论。 我太讨厌朋友圈那个带数字的小红点了。它让人兴奋、期待、失望、焦虑。它占据我的时间、分散我的注意力、干扰我的成长。因此,我会减少打开朋友圈的次数,这也意味着我并不会及时回复大家对我朋友圈的评论。我很抱歉;我真的抵抗不住经常去刷的诱惑,只能出此下策。 我会发一些什么内容? 我会转发一些好的文章,以及我自己的文章。我也会发我的游记,观点,感受和预测。 我发的大部分内容会遵循学术研究的一般要求。我会把credit给到观点的来源,并且注释清楚我的数据或者论据的来源。 我的朋友圈也会尽量避免专业术语和流行语。我会充分发挥粗鄙的语言的力量。 在这里我应用一下查理芒格的逆向思维吧,做一下排除法。 我不会发那些朋友圈? 抱怨的 拉票、点赞、关注的 直接卖货的 推荐金融产品的 适用范围很窄的、对大部分人没有借鉴意义的,比如说评论我所在小区的一个政策、偏头痛的治疗方式等 如果不是绝对必要,我不会点评实时。而过去和未来的事情我会经常说一说。 我的推文不会有夺人眼球的标题。我会力求质朴。 我会在内容和形式上追求完美吗? 不会。 我不会每个朋友圈要配九张图。且所有照片我都会使用原图。 简约是我的基本追求。 怎么处理政治正确?尤其对于一些敏感或者大家不一定认可的言论 我会适当地保持政治正确,同时会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会进行充分的自我审查,避免谈论和评论有关中国政治、社会、经济、国际关系的事情。 其他方面我会行使我的言论自由权。 我会以什么样的频率发朋友圈? 随心所欲。但是绝对不会一天发好几条。 我感觉一周一次是比较好的。我也建议自己至少一周发一个推文。 什么情况下我会删除朋友圈? 诚然,有一些内容现在看起来会OK,但是过几年后可能会让人感觉很silly。尽管如此,我不会删除过去的内容。 我认为承认它们是对过去的自己的尊重,是成长的重要标志。 当然把他们去掉也有好处,不至于让别人看到我们过去天真的样子。我认为真正的成熟是能够接受过去的自己,并且并不排斥地展示给别人。能够如此面对过去、并且展现出自己的不足和缺点的人,我相信,能够得到他人的欣赏和尊重。 中间道路是什么?我会定期回顾我的朋友圈,除非有非常有力的理由,否则不删除。 关于朋友的照片(肖像权) 一般我会先征得对方同意才把和TA的合照放到我的朋友圈里面。更多地,我会避免放非家人、非好朋友的照片到我的朋友圈。 我会看别人的朋友圈吗? 我不会打开朋友圈看所有人的朋友圈。我会只挑选一些我感兴趣的人的朋友圈看。
Category archives: Life
Advice for life
The Technium: 68 Bits of Unsolicited Advice (kk.org) https://kk.org/thetechnium/99-additional-bits-of-unsolicited-advice/ A year ago I came across this post of Kevin Kelly (KK) on Twitter and liked it. Of course, KK is no God and I won’t take every word of his for it. But by and large, I think his advice are very useful and inspiring. […]
20210416
关于跑步一点的随想: 马拉松并不只是纯粹的跑步。它还可以有旅游的成分。如果你去北京,你不会有机会从天安门前的大道上走过。而如果你参加马拉松,你会发现那些你平常不能去的道路都为你开放,而且有警察为你开路。用双脚丈量你的走过的城市,是马拉松的另一个诱惑。 规律。跑步也有规律。跑步也是要学习的。要学会用科学来帮助我们锻炼。热身越充分越好,一定不能跳过。跑步鞋的鞋底一定要软。降低主食的摄入。玉米,红薯,山药等都是主食。 没有捷径。我们可能会认为那些名人,富人都有助手帮他们准备食物,器材等。但其实他们的高度自律和认真的态度也是我们很多人做不到的。
朋友圈和我 20210415
说实话,在这五年中关闭朋友圈,我不确定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写给自己的体检指南
非医学建议,请谨慎参考! “很多人现在都不敢看自己的体检报告”,我的一位医学生朋友调侃到。 我起初还不太相信。但是无论如何,我还是决定去做一次体检。为了让这次体检更加全面同时也避免被体检机构坑,我搜集了不少资料。这些资料以后也用得着,于是便记录下来,希望能够帮助到需要的朋友。 以下是我认为体检应该查的项目: 肝功能 (也就是乙肝5项(定性)),这个项目价格应该在100-300之间。如果你确定你有乙肝抗体,那就不需要查。查这个一方面可以看出你是否有携带乙肝病毒,同时也可以看到你是否有乙肝抗体。如果没有抗体,可能是小时候接种的疫苗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生效,那就需要补打乙肝疫苗(100元左右一针,一共需要打三针)。我就是突然发现没有乙肝抗体,于是赶紧补了疫苗。这个项目需要抽血。 全身彩超,一年一次,费用大概300-400左右。这个项目可以看到你的内脏是否有异变,是否有结节,囊肿等。如果发现有异变,可以及时补一个血液检查,看看是否有功能性的改变。比如我这次就是发现甲状腺有几个结节,医生建议去查一个甲状腺功能(七项,400左右)。但是这个项目需要抽血。还好当时我还没有做抽血,不然又要插针进去。所以建议大家先做CT再做抽血检查。这样我们能先看是否有潜在问题,随后再在血液测试中加入相应的检查,避免需要多次抽血。 胸部(低剂量)CT。这个项目对于所有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尤其是那些抽烟(包括二手烟)的朋友,可以筛查早期肺癌。可以项目可以每年做一次,只要发现肺结节,建议去大医院就诊。费用在200左右。CT的辐射很大,所以不能经常做,也不能大剂量做。 幽门螺杆菌检查。建议一年一次。这个细菌可能带来胃不舒服。如果有其他胃病,会加重病情,更有可能导致胃癌。不过据说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有这个细菌,中国更是8成以上。有些医生说,如果没有其他胃病,这个检查可以不做。我觉得大家都可以做一个,之后也要注意健康卫生的饮食习惯;在聚餐时,不管是家人还是朋友,都应该用公筷。这个检查有无辐射版的,贵一些,250左右,学名是碳十三呼吸试验。这个检查不需要抽血,吃一颗药,然后对着塑料袋吹气就好。 同时可以加一个“早期肾损伤”或者“肾功能三项”的检查,200左右。建议一年一次。尿常规是体检必做的常规检查就不多说了。 基因检查。如果体检套餐有包括,可以去做一个,如果没有的话,也可以加一个。基因检查主要是看你是否携带一些致病基因或者高风险基因。如果有的话,就说明你患某一种疾病的概率比较高,可以提前预防。这个一辈子做一次就好了,因为你的基因几乎不会发生改变。 空腹血糖,一年一次。可以简单检查是否有糖尿病。更好的检查是耐糖量检查或者相对简单的餐后两小时血糖检查。这样能够提前发现糖尿病的发端。不过这两个检查比较复杂,且涉及到好几次抽血,建议有家族糖尿病史的人做,对自己身体特别关心的朋友也可以做。糖尿病前期是身体给我们发出的非常珍贵的预警信号。 胃肠镜检查,大概2000-3000不等,可以排查胃病和肠道疾病。据说是不痛的。如果有经常肠胃不舒服,可以检查一个。健康的话可以每3-5年左右查一次。一般如果发现肠胃长出息肉,没有大问题,直接切除就好。切除手术本身也很微创,不用担心。 性器官方面 男性建议查一个前列腺的彩超(前面说的全身彩超会包括前列腺) 女性可以做乳腺超声检查(也会包括);然后做一个HPV病毒和TCT检查,主要是筛查宫颈癌。有性生活的女性可以每年进行HPV+TCT筛查。建议女性读者多查阅相关文献。 一些体检的建议 体检前的那天晚上9点之后最好不要吃东西,少喝水。最好上午体检(一定要空腹)。现在的体检机构一般都可以一个上午就完成所有必要的项目。建议把抽血项目放到后面做,在做彩超的时候,注意问医师是否有异常情况,然后及时补充相应的检查项目。注意一些体检机构也会因为利益驱使,让你多做一些不必要的项目,你要自己分辨是否真正需要。 什么不用查? 有些所谓的高端体检会包括PET-CT,但是其实没有很大必要,不仅仅贵,且辐射量巨大。有些号称只用一滴血,或者生物电这样的新技术,就能够检查出各种疾病的检查也很有可能是坑。性激素和骨密度因为查了也没有有效的干预措施,不建议检查。 最后 癌症,或者说任何大病,越早发现越好,成活率高和治疗成本低。 体检的目的不是去查“我已经有什么病”,而是去看看“我有哪些正在发端的病”。病在早期一般都不会有症状,所以体检要尽可能齐全。如果体检报告有显示出异常,建议尽快到专科医院或者大型医院去做进一步的检查。 好好生活。 参考资料 薄世宁,科学体检,得到讲座,2019。王立铭,给忙碌者的糖尿病医学课,得到课程,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