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读书笔记

新近打算提高国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便四处搜寻了中文的写作书来看。毕竟中文的写作和英文还是有些许差别,尽管大原则近似。

一番寻找之后,《文心》一书被多处提及且盛重推荐。最终决定看《文心》这本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来此书的作者是两位中国近代的文学泰斗,二来此书久经时间考验 — 成书于1930年代,此书对当代人的写作也依旧非常有指导价值。

《文心》一书原本是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先生在民国时期写给中学生的国文写作指导书。但是今天的读者读起来难免会羞愧难当,感叹自己的国文(也就是今日的“语文”)知识依旧非常欠缺。其中一些关于文字,时代,社会的想法以今天的眼光和标准来看也不偏不倚,温和中立。比如其中关于国学的讨论,学生们认为读四书五经之类的“遗骸”对新时代的青年无异,部分的老师则认为国学皆为民族精粹,必须全本精读。而两位作者,借书中王仰之先生为口,告诫我们说:“国学中很多思想在今日确实已经不能适用,但是他们对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和今日社会非常有益。不过这些专门化了的研究至少是大学生做的事情了。在中学阶段,学生只需阅读了解部分选段即可。”

两位先生选择了用故事的体裁来让学生和读者学习国文知识。从故事中的国文老师,学生,以及家长的经历和对话中,学生能够很轻松很自然地学习到重要的写作,阅读和学习的方式。这些故事也将当时的社会状况描述得十分生动。九一八事变,轰炸闸北,重庆战事都被融入到书中。这样承前启后的战争年代很多人会很自然地以为所有民众都应该奔赴战场,保家卫国 –文字一类的学问在这等国情中应暂且放下。

战争中的学生们又何尝不这样感觉呢?

“ 今天全世界不知道有多少工人在斗争啊!我们却在这里谈论这样文字上的小问题!”一个学生如是说。

“… 我们所讨论的是文字的条理,条理无论在什么事情上都要紧,况且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故事的工具。我们现在还是学生,不曾做别的工作,如果连这种问题都不讨论,不是把好的光阴虚度了吗?”另一个学生回答道。

在这样的对话中,两位先生指出了当时社会上涌动的革命气息以及对文化的不重视,同时也意识到学生们或多或少有的想法。借故事中学生之口,两位先生的教导毫无劝诫之意,但又让人心服口服。

《文心》兼顾国文学习中的读和写。两位先生提出读是写作的必要条件。他们所言的读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阅读的读,一个是朗读的读。多阅读,并且注意文章的声调,急缓和高低,能够增进我们对文字的理解,同时也提高写作能力。书中第三十篇《鉴赏座谈会》讲到了文章的鉴赏。好的文字本身就值得细细品味。在鉴赏时,我们要达到“观”的层面,即“身入其境的用了整个的心去和它相对”。我们要思辨和情感并用来理解文字。不仅如此,鉴赏的最佳态度是“把玩”,要像玩的那般沉浸带到欣赏作品中去。要把玩文章,非得把文字理解透彻不可。很多人的阅读都大概是囫囵吞枣,“诗不能反复去吟,词不能低回地去诵,文不能畅适地去读,小说不能耐心地去细看”都是很可惜的。读到这里,我也深感自己过去阅读的粗糙。看过的书几乎从来没有温习过,更不用说反复来看。书中的学生的习惯更好,把读过的好文章摘抄在小笔记本中,闲来读着玩,随时可以获得新的发现和见解。这样才是最能掌握知识,最能欣赏文章之妙的读书法吧。

我们读坏的文章也能获得好处。坏的文字能够彰显好的文字好在哪。最了解坏的文章的人同时也最懂得什么是好的文章。就好像成天和病人打交道的医生也最了解健康是什么状态。

要理解文章,朗读也是重要的一步。我们常常说去学校“读书”、“念书”,其实真正的读和念很少。古时候的学生更多的是朗读,而现在更多的是看书。然而对于国文和英文这样的语言学科,我们要加入耳和口才算是圆满。在这篇“书声”中,两位先生只提到了应该多朗读,没有更多深入讲述为什么朗读对于理解和创作有益。我认为这篇可以往这个方面更加深入探讨一番。比如可以谈到朗读如何增进我们对文字的理解以及提高语感、如何让我们自己在创作时更加懂得运用文字的韵律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美感。

谈到这里,那什么样的人需要写作和创作呢?包括初中生吗?在书中的写作课上,两位先生将写作比作生活中的一个项目,认为写作是生活的不部分,而不是“点缀”。除开学校功课之外,每个人都做过文章,在未来也会做不少文章。作文在生活中是有实际功用的。

我的作文教育

我不禁感慨在小学,中学,高中时自己对待写作的态度。那时候作文一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每次考试写作也都是草草完成,拿到一个分数之后再没有重新过目,更别提反复修改。只有到了给姑娘写情书时,帮助好兄弟写情书时才希望自己能写出更有文采的篇章。不过每次绞尽脑汁把一些浪漫的意象通过一些电视上学来的抒情文字完成一篇情书的时候,我总是会暗中夸赞自己。

当然这样的作文态度和学校老师对作文的不重视也有很大关系。不管是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还是高考,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的比例并不大,而且作文的评判通常是最为主观的,评卷者给的分数都相差不大。少有几篇好的会得高分,也少有几篇会特别坏的。加上写作能力的提升难以提高,需要大量投入练习且收益不确定,很多老师倾向于让学生花时间在能够死记硬背的内容上。

回顾我自身经历,我感觉自己曾经也对写作充满热情,不过随着学习的不断升级,我也失去了这份热情,写作能力也一直没有得到提高。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全班刚刚学习了几首李白的诗,纷纷被李太白的豪放折服。我和班上几个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开始了“斗诗”大赛。我们在本子上作诗,然后互相传阅并点评。课余也会一起读各自的创作。那段时间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在每次的创作中,我都能调动自己肚中不多的墨水来拼成一首诗,并且试图去押韵,去对照,去增加内涵,去加入一些自以为的神来之笔。每每作完一首都感觉无比畅快,有“文思如尿崩”之感。然后就是迫不及待地把诗作传给一位诗友,期待得到好评。我也收到过不少诗友的诗,不过都觉得差强我意,不如我文思敏捷,豪放深刻。慢慢的我们作的诗就被传到了语文老师那里。老师见我们不认真学习,对我们的诗会下了一个肃杀令,并把我们的诗叫做“打油诗”。我们并不知道打油诗是什么,姑且猜测是不好的,幼稚的诗吧。当时我对不能继续作诗感到倍感遗憾,不过也未多想。

现在想来,小学生做的诗固然是打油诗。可是谁一开始作的诗不是打油诗呢?若是语文老师看到学生对诗的热情,不是禁止学生作诗,而是辅以更多的诗词的欣赏,名句的刨析,以及正确的指引,或者分析一两篇学生的作品,学生岂不是能习得更多的习作技巧且不为自己的几首打油诗沾沾自喜?可惜作文并不是小学生考核的重点,我所在的小学的老师也都未曾有如此积极的想法,即使有,我想我家乡的农民父母们也未必会欣赏吧。

到了初中我变得非常叛逆,同时也比较有创意。记得在一次考试中,我的作文是一首诗。几乎没有同学在考试的作文中写过诗。大家都是循规蹈矩,满满当当写到要求的篇幅,然后拿到一个不偏不倚的分数。而那次我写诗是不寻常的,无知的我隐隐约约感觉到写诗可能的风险:分数低,老师批评之类。但我还是选择了写诗。我倒也不是想要标新立异、挑战规则,只是单纯想写个诗,觉得过往写的文字太无生趣。于是对着题目,我开始了创作。当时初中大家都已经接触了现代诗的体裁,诸如句子可长可短,一段诗和下一段空行隔开芸芸。押韵与否也无需多虑。依稀记得当时写了八个诗段形成一首诗。批改好的试卷发下来后,我打油诗的分数不错,比我以前写的作文分数都要高不少。我顿时信心大增,也非常开心。后来几个同学也传阅了我的诗,都赞叹有加。不过之后我也没有再在考试作文中写诗,我自己也不知道原因。

高中时考试多了很多,老师对于作文依旧是简而化之。我记得每次老师讲解试卷时,作文总是在最后草草收场,甚至直接跳过。同时老师给大家的感觉就是高考不怎么看作文,我们不用很在意作文的分数,反正都不会差太远。那时我真的对考试非常厌倦、反感。在一次语文模拟上,我不想好好答题,但是无奈成绩会影响自己的排名,我不想分数太低,于是也不敢造次。在准备写作文时,我决定耍一个小花招:乱写一篇作文。我当时想反正老师不会看作文,那我就随意写;只要我篇幅达到了,然后字比较端正,分数就不会很低。于是我反而在考试中兴奋了。按照题目的方向,我把开头和结尾写了一点,让老师以为我在写这个题目。然后在中间的时候,我就开始从试卷上的阅读理解的文段中直接抄,也不管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抄到一半,我感觉没有意思,于是开始写我喜欢的陈奕迅的《浮夸》的歌词。我写到:那年十八,母校聚会,站着如喽啰… 然后歌词写完后,我又开始写我描述英雄联盟(一款游戏)的场景。“对方是坦克啊,我一个脆皮怎么和他打,还是好好打野发育吧!”就这样我拼凑完了一篇作文。到最后竟然也拿了个44分的成绩(满分似乎是50分)。我感到非常窃喜同时也是有点心有余悸 –还好老师没有看出来,不然我就又要被叫到办公室去了…

老师在讲试卷的最后,问班上有没有同学的作文比较好可以拿出来念一念。一个姓苏的同学,很闹的那种,看了我的文章,觉得不可思议,就嚷嚷着说我的不错,要来念我的作文。于是他就去念了,引得全班哄堂大笑,而老师则面色越来越难看。下课后老师就在气中回到了办公室。我感觉大事不妙,连忙跑到老师办公室和老师认错,说自己知道这样的态度不端正,保证以后绝对不会再这样了。后来老师也没有找我麻烦。我想毕竟老师自己也觉得惭愧,本来可以给我打零分的,是他们自己疏忽了。

从小学对诗词无比热爱,到初中自己写诗,到高中作文胡乱对付,我也感觉到自己的作文训练越来越少,对作文的热情也不断降低 。虽然这其中也有不少我自己的原因,但我以为,这和我所在的教育系统也有一定关系。如果我的语文老师能够告诉我写作是生活的一个项目,像吃饭说话那样,也许我对作文的态度就会完全不一样了吧。如果我的语文老师一开始就告诉我命题作文和开放式作文的区别,两个都是为以后我们真正的习作提前练习,那我也许会对作文不那么抗拒吧。如果老师能够多花时间在写作上面,可能今天很多同学的写作能力都会相当不错吧。当然可能只是我上课没有好好听讲,老师讲了之后就错过了。但是这么重要的内容怎么没有被老师一再强调呢?想来我一路过来成绩也不算很差,应该不会错过老师一再重复的内容。

触发

要说全书让我感觉深受启发的篇章,非《触发》不可。“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一封来自四川的家书如此告诫整天只知道读书的青年,“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触发就是从眼前阅读的文字中联系到过往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情等等。触发是作文的“好材料”,新鲜的触发更是少见和珍贵。反复阅读读过的书也非常有益于我们从中获得新的触发,读出新的见解来。更近一步我们也需要阅读那些不用文字写的书,留心身边的人和事,把整个社会和自然当作学习的对象。总之,要学会从眼前罗森万象的事物中获得新的触发。

读完这封信,书中的中学生乐华感觉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所有的事物都值得学习,都值得用新的眼光审视。继而一些都变得有意思了。他也学会了从眼前的事物获得触发。他观察到鸡的叫声预示着黎明。然而第一声鸡叫往往是在夜半最黑暗的时候。革命者的呼声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从这个章节本身我却也获得了一个“触发”。我原本一直以为好的文章需要讲新的道理,或者用更深的理论来讲述已有的道理。这些于我都非常难。触发一章让我明白,新的道理和把旧的道理讲得更深更明白的方法就是触发。而触发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事情,只要他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和不断思考。上段提到的鸡叫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鸡鸣不过是最常见的现象,观察到它发生的时间并且将其联系到当时正在发生的革命事件上,乐华获得了新的触发,也对革命有了新的,也许更深的,了解。他的触发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听取革命者的呼声的重要性,让人们不再那么固守旧制。纵然不是所有的革命都是应该发生的,但是呼吁人们认真聆听并且分析革命者的呼声是非常正当的事情。

不过再新颖的触发,恐怕也已经被生活在地球上的亿万人中的一个所发掘了吧?就像书中一个学生问的:我们学识有限,写出来的东西也许都是别人说了的陈套罢了吧?

这个问题,我想可以从新体诗一篇中找到两位老先生的看法。

写作者的成长

见女儿在读新体诗,父亲言语中透露出自己对新体诗的不认可。“没有整齐的句式和韵脚,顺便拼凑几行字在一起怎么能叫诗呢?”父亲和当时社会上的很多人一样,认为新体诗不应该叫做诗,而叫做散文更加合适。

女儿借着国文课上王老师的话让父亲明白,文字是否能成诗,关键在于其诗韵,而不在其格式。试想“五言七言地句子弄齐了,一东二冬地把韵脚押了上了, 又何尝是诗呢?”父亲至此稍有转念,也赞赏女儿学习的用心。

在最后父女二人关于优秀新体诗的匮乏的讨论,我们也能感受两位作者对写作者的鼓励。新体诗这一体裁出世不过十余载,作诗者人数不多,没有好的作品也可以理解。试想中国几千年的诗词传统,流传下来的佳作也不过那百首。李太白杜工部虽文思敏捷,其所做诗词中,真正好的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对应到个人写作来说,我们不可企求每作一篇都是佳作,都要对比那些名篇佳作。我们要做的,不是去“依傍人家”,而是应该“单写自己的意境”。现在很多人在学习技能的时候,常常过于急切地想着要达到高的水准,一旦自己的成果没有得到迅速的认可便感觉沮丧懊恼。 — 这实在是不应该。要知道没有人可以一步达到技艺的顶峰;在作成伟大的作品之前,所有作者都会经历自己不满的作品。

对应到上节学生问的关于学识有限,文章内容不新颖的问题,我认为写作者刚开始时固然会发生很多世人早有的触发,这不代表这些触发毫无意义。随着触发越来越多,触发的视角越来越新颖,到最后我们写作的内容将变得独特和有价值。文采好如李太白也无法做到每首诗都惊艳世人。作为写作者,我们要做的,是不断产生触发,不断写作,在众多的触发中,总会产生有价值的内容,而且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

结语

《文心》一书在某种程度上补上了我中学时代缺少的重要一课。我遗憾并没有在当时就遇到它。诚然现在也不晚;将其中的说法一一实践,我的作文也会得到很大提高。读完之后我给我读中学的堂弟买了一本,希望能够让他对语文和写作有更深的了解以及更好的练习。


我觉得很振聋发聩的语录摘抄:

  1. 写读书笔记,也就是使读书不苟且的一种方法。
  2. 没有深刻的生活,绝不会有深刻的作风;没有幽默的天性,绝不会有幽默的作风。生活 — 日常的或学术的–从作品上讲,是作品的源头,从修辞的技术上讲,也是修辞技术的源头。从这源头上着力,才算不是舍本逐末的努力。 –我的感悟:写好文章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过好生活吧。生活深刻了,文章也就深刻了。
  3. 在学校学习和在社会学习,辍学不等于失学。
  4. “会考到底不是什么紧要的事,只要应付得过去… 紧要的还在于学习了各种科目,是否真能充实你们自己,是否随时随地可以受用。这是成功与失败的标准…” 最后一堂课上,王先生如是说到。

Leave a comment

Leave a Reply